奔赴生命之约
——宣州区首例女性捐献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侧记
“我怀着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写下这封信……对您的善心,我无以为报,但我愿尽我所能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您的善良得以延续。”
11月29日,在芜湖市弋矶山医院的血液科病房的采集室里,来自宣州区古泉镇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黄蓉打开了这封来自外省的感谢信,带着微笑读完了受捐者饱含深情的文字。
看着自己的血液进入运转中的分离机,分离出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其他的血液成分又回输到自己体内,这是黄蓉从未有过的体验。事实上,在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前,这个在喜铺打工的90后妈妈从未想到过,自己会成为宣州区首例女性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挽救一位陌生人的生命。
“2015年我在上海工作时,参加了一次单位组织的义务献血,听说可以采样造血干细胞,就采样登记入库了。”黄蓉回忆道,“当时想的是如果有机会能帮助别人也是很好的事,没想到时隔9年,真的有人能配型成功。”接到配型成功的消息时,黄蓉十分激动,立刻决定同意捐献,但在告知家人后,却受到了家人的质疑。
“安全吗?”“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造血干细胞怎么采集,是抽血吗?”为了解答家人的疑问,黄蓉上网查资料、咨询红十字会,向家人展示了采集流程和已经完成捐献的案例,让他们理解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实际情况,证实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对身体健康没有影响,并成功说服家人支持她的善举。
11月24日,黄蓉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芜湖,为这位远方的陌生人赴一场“生命之约”。“来医院后就开始体检、打动员剂,动员剂让她有些不适,这几天她有点失眠。”黄蓉的小姨佘小明十分心疼侄女,“她总对我说,为了救人,这都是小事。”
11月29日上午8点40分,黄蓉正式开始采集造血干细胞。在经历了5个多小时的采集后,下午2点,她捐出的约280毫升造血干细胞被送到数百公里外的受捐者身边,为一个陌生的生命重新点燃了生的希望。“一想到我这样一个普通人也能救人一命,就感到既激动,又骄傲。”黄蓉笑着说道,“希望受捐者能顺利完成治疗,早日康复!”
这是宣州区第9例捐献者,也是第1例女性捐献者,一个好消息是,宣州区还有3名志愿者也已经配型成功,12月去芜湖进行捐献。区红十字会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爱心队伍,为更多血液病患者带去健康和希望。”(叶婷婷 全媒体记者 徐晨)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