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郎溪县姚村镇妙泉村盛村组的千年银杏迎来最佳观赏时节。就在银杏叶铺成的“黄金毯”上,村干部和村民们晒着暖阳,围坐一团,一场“小板凳会”开始了。
村民在银杏树下开“小板凳会”。
“今天召集大家来,主要是想给大家宣传一下医保政策。大家有什么问题、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向我们反映,我们会努力为大家解决。”妙泉村村委会副主任郑圻开场就向村民们说明了主题。
接着,他和同事一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家宣传了医保政策,并重点强调了医保在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未参保的居民及时参保,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增添一份保障。
“到外地就医的话,能用医保吗?好不好办?”
“你帮我算算,我这个年龄想把医保补交到最高档,划不划算?”
“像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病,参保后能享受什么优惠?”
……
村干部们一介绍完,村民们就积极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针对这些问题,村干部们结合实际案例,耐心为村民们答疑解惑。
“原来医保还有这么多门道,这次‘小板凳会’让我清楚了很多以前不清楚的政策,对我们经常看病的老年人太有帮助了!”村民姚良月拿着宣传单,连连感慨。
像这样的“小板凳会”,盛村组每个月都会开上一次。“古老的银杏树本就是村里的宝贝,大家闲来没事,都喜欢搬个板凳坐在树下唠家常。”郑圻介绍,村里从现实出发,将银杏树下定为“小板凳会”的召开点,希望村民们可以坐在熟悉的树下,畅聊村里的大小事。
不仅是盛村组,姚村镇各个村民组都有“小板凳会”。它不仅是政策解读的课堂,更是解决问题的平台。
这不,妙泉村毛小湾组也刚刚开过一次“小板凳会”。毛小湾组是镇里2024年重点自然村整治点之一,整治内容涉及拆除部分农舍,需要村民的配合。
“村子整治好了,大家住得也更舒心!”大树下的“小板凳会”上,组长毛世华向大家宣传村庄整治意义。
“行!我回头就把我家那个旧猪圈拆了。”81岁的村民刘义宏第一个站起来表态。
“我也答应。我家那两间澡屋也拆!”村民陈志甫也满口答应。
就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让村里眼下“最大的事”达成共识。
“以前是我们到村里、镇里找干部,现在村里、镇里主动服务我们,大家的问题在茶余饭后的欢声笑语中就得到解决,真好!”参加“小板凳会”的陈志甫感慨道。
记者了解到,在郎溪,“小板凳会”已成为基层治理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它以其独特的方式,激发着基层治理的活力,坐热了群众的“心窝子”。(全媒体记者 张玉荣 孙丽莉 顾维林 文/图)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