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在线讯 近年来,我市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推进“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形成了种、养、加、销较为完整的家禽产业链,“安徽省家禽第一大市”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夯实,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禽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2019年被列为省级家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2022年宣州区创成国家现代农业(家禽)产业园,2023年宣州区跻身全省养殖十强县。全市有国家级家禽龙头企业5家、省级20家,国家级示范专业合作社10家,年出栏家禽2.17亿只,年产值58.04亿元。
做强种业,夯实产业基础。全市种禽场36家,存栏种禽162万套,年可产苗禽3亿羽,其中荣达禽业为国家蛋鸡核心育种场、华栋山中鲜为国家肉鸡良种繁育基地。地方品种“宣州鸡”入选《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新发现“广德毛腿鸡”品种资源完成选育。自主培育皖江黄、皖江麻、徽鲜鸡、宣州黄鸡、凤达1号、凤达2号等6个家禽新品种(配套系),为我市家禽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
科技赋能,推动节本增效。华卫、顺安、金钱湖等养殖企业引领全市新改建智能化立体笼养110万平方米,实现自动喂料、饮水、清粪和环控,年养殖能力超2.5亿只,用工、土地利用率大幅提高。联合高校院所组建产学研平台5个。全市15家企业34个品类获得绿色或有机产品认证。“宣州鸡”2022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年饲养量达4000万只,综合产值超过60亿元。
健全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全市家禽屠宰企业14家,年屠宰能力2亿只,冷库库容20余万吨,13家取得供沪资格,其中华卫、顺安、和超年屠宰能力超3000万只。饲料生产企业24家,年生产能力120余万吨,其中宣城海大饲料23万吨。兽药经营单位104家,商品有机肥企业5家,年可产有机肥20余万吨,新建年处理鸡粪21万吨的安徽绿电生物燃气项目即将投产。
延伸产业链,促进提质增效。招引安徽云燕、恒满、翘歌等加工企业,培育荣达、立大、华卫、刘郎等本土企业,发展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2023年云燕食品产值16.6亿元,纳税1.06亿元;荣达食品产值1.41亿元,纳税692万元。积极发展网络销售,2023年堆草堆公司销售鸡蛋12.5亿元、杨博士生鲜旗舰店销售宣州鸡等产品超亿元。 (全媒体记者 王肖肖)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