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到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从普通的一线技工到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安徽动力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潘俊,在郎溪县和公司共同搭建的成长成才阶梯中,实现了人生角色的精彩转换。
作为大家眼中的“技术大拿”,潘俊带领团队设计的组装式50A模块,为企业生产节省了1000多个小时,铁塔式通信电源的设计为公司节约成本达2100万元,独立设计完成了186项新工艺,其中32项产品和技术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近年来,他个人也先后荣获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安徽省劳动模范、宣城市民营经济人才突出贡献奖等多项突出荣誉。
潘俊是河南省信阳人,毕业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习工业设计。2012年,就职于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他,原本工作顺风顺水,不过听说郎溪重视人才、营商环境优良,当年他便主动请求从北京调入郎溪,希望在郎溪“一展身手”。
来到郎溪之后,潘俊自费购买了软硬件资料书籍,每天下班后匆匆吃过晚饭,便一头扎进办公室,开始自学。尽管书中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常常超出了理解范围,但他刻苦钻研,查阅各种资料,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专业技术过硬的他很快得到公司赏识。2013年7月,潘俊被任命为安徽动力源有限公司设计室主任。当时团队人手不足,技术储备薄弱,管理能力有限。潘俊面对困难并没有气馁,在很短的时间里优化了团队,提升了管理理念。2015年底,对技术越来越重视的公司,建立了技术中心,潘俊潜心学习的知识派上了用场,良好的知识储备为他的研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16年初,动力源公司建立了软硬件设计团队,潘俊担任项目主设计师。2017年,潘俊被任命为公司研发总监,对生产中所遇到的软硬件问题,将响应时间由之前的1天缩短为2小时,大大提高了生产交付能力。
“以前工人做好的产品都要人工搬运,太吃力了。现在你看,我们使用的这台AGV智能物流车,省时省力。”车间工作人员江曾涛告诉记者,AGV装有自动导向系统,无需人工引航,便能沿着预定的路线自动行驶,将货物或物料从起始点运送到目的地,还可以根据仓储货位要求、生产工艺流程的改变而改变,运行过程无噪声、无污染。
这个智能物流车,便是潘俊和他的研发团队设计制作的专门转运车间之间物料货物的运输车,平均每天运输货物2000批次,相当于4个人10小时的工作量。这样一台物流车市场价格卖到25000元,而潘俊团队的制作成本只要5000元左右。
作为一名技术总监,带领好团队才能更大发挥集体力量。他积极总结归纳自己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成立了潘俊劳模创新工作室,累计培养70余名技能骨干、基层管理者。更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他还带领团队攻克了5G通信电源小型化、高效化的行业瓶颈,引领行业朝绿色、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谈到事业的成功,潘俊坦言:“来宣城发展没错,这里让人才干事有舞台、成长有空间、发展有未来。”谈及未来,潘俊信心满满:我将发挥人才优势,继续对产品研发过程的组织、计划、指导、控制以及开发流程不断优化,助力电力电子技术实力提升和绿色出行。(全媒体记者 刘畅)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