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查济再寻常不过的一天——
清晨,村里的薄雾还未散去。穿村而过的许溪边早已立起一个个画板,支起了小马扎。画板后,手持画笔的学生们正在勾勒上色,将眼前的如画美景定格。
午后,进村的游客慢慢增多。村中的宝鱼凼旁,有人邂逅了在村里开有工作室的导演李墨言。他的团队正在搭景布局,准备着一部短剧的拍摄。
傍晚,村口的美术馆里,三两村民踱步闲谈,不时指指墙上的书画——这里正在展出的,是国家一级美术师曾来德的书画艺术作品。
在查济,走过每一个转角,都能与艺术不期而遇,正是这里最寻常的事。
天生丽质的“画里乡村”
查济的艺术气质,可以说是与生俱来。
这个拥有1300余年历史的古村,本身就是一幅好山好水的天然国画。
画的背景自然是山,青秀山峦静默在远处,被云烟缠绕,浓浓的国画意韵溢出纸背。画中自然有水,横穿查济古村的是许溪,还有石溪和岑溪环合。明代查氏族人查绛诗云:“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汇流万户间。祠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有了水,就有了杏花渲染的朗朗的天,画面也就多了生气。
走近细看,这幅画的细节更是动人:婆娑的绿叶间,闪现出一大片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溪水两侧的青石板路面,光滑锃亮,细腻圆润。河岸上错落有致的古民居,或庭院阔大,或门楼高耸。一座座古桥小巧玲珑又各具特色。一处处旗幡招展的店铺、酒坊、客栈、茶肆,古色古香。村落深处,古老的祠堂、书院,静静矗立,无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这浑然天成的美景,让不少来者一见钟情。偶然遇见查济的柳新生,就是此间最为强烈的一位。
“那正是早春时节,山间是白蒙蒙的云雾,田野是绿油油的秧田,白墙黛瓦的村庄散落其间……真是天开图画呵。”这位水彩画大家来了又来,觉得查济怎么画都不够。
出于对查济丰富写生元素的喜爱,柳老还请了一大批全国的名画家、美术院校学子来查济写生上课。他觉得查济的美应该推广出去,他强烈建议查济打造“画家村”,并专门请赖少其为古村题词:安徽美术家村。
从此,“中华写生第一村”闻名遐迩,来查济写生的人越来越多。如今全国有134家艺术院校或高校艺术院系在这里建立写生基地;经常有学生成群结队来到这里。
不仅是学生,不少文艺创作者也来到这里,甚至成为了这里的“新村民”。柳老在这里建了“半柳居”,著名导演李墨言在这里开了工作室,著名人物画家王涛在这里设了画室……
“现在,约有20位艺术家常住在村里。”查济村党总支书记余德宝说,这些艺术家,不仅给村子带来浓郁的艺术气息,还有设计、有原则地修复重建了村里的部分房屋,在一定程度上让查济的村貌得到了提升。
这些年,为了保护“画里乡村”,查济也不断对村落中的传统建筑、公共空间进行修复与改造。“光是去年,我们就进行了250多项整治、更新和调整,包括更换空调外机包装、增加河道绿化、更新标识标牌等。”泾县文旅集团的工作人员盛健伟介绍。
今年,泾县文旅集团已经启动了与古村相连的步行街的外立面改造工程,即将还要启动6个旅游公厕的升级改造工程等。“说到底,这些工程都是为了让查济更有韵味,更符合人们对它的期待。”
与日俱增的“文艺范儿”
查济虽然古老,但如今,在这小小的一方天地里,却包罗进了多彩的现代年轻文化氛围。
建在村口的美术馆,常年敞开着大门。几乎每拨游客进村时,都要进去看上一会。
“小小一个村还有美术馆?刚进来时还真有些惊讶。”来自山东济南的游客董光在笑着说,在村子里逛完一圈后,觉得这个村还真该有个美术馆,“走到哪里,眼前都是一幅画”。
美术馆2020年1月10日开馆,已经举办过柳新生、王涛、罗朗、白鹤、曾来德等人的作品展,一直没断过档。“反响很不错,游客不少,村民也挺爱逛的。”盛健伟说。
沿着许溪河畔,穿过弯弯曲曲的古村石巷,走到村里最高的石桥红楼桥旁,就能闻到一阵氤氲的咖啡香。这里,就是年轻人必来的网红打卡地——Stayinmind咖啡店。
咖啡店不大,却设计别致,深色原木的装修风格搭配着深浅不一的绿植,哪个角度都很好拍。游客最爱的,是店里一整面开放式的窗台。点上一杯咖啡,坐在窗畔,眼前就是一望千年的小桥流水人家。
“对于大多数游客来说,来到查济,来到驻念,喝的并不是咖啡本身,而是一种独特的心情。”咖啡店的主理人钱旭园说,在查济独特的美景与文化的氛围中,人们更容易松弛下来。这也是最初吸引她的朋友到此开店的重要原因。
喝完咖啡,继续在村里转悠。三三两两行走的汉服女孩,也是村里一道别样的风景。不用羡慕,在村里的汉服体验馆,你也能做一回裙裾飘扬的古代女子。
“穿上汉服,做一个完整的古典妆造,走在古村里,随手一拍,就是古风大片!”芸汐汉服体验馆的老板娘牛海丽正是看中这一点,才来查济开了这家店,“每天来体验的人还挺多!”
来得巧的话,还能在查济看上一场表演——查济的文艺活动很丰富,一年四季,民俗、舞蹈、戏剧等,是轮番上演。3月下旬,这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首届华服T台赛,17支队伍300多名参赛者身着华丽的传统服饰,在T台上展现中华民族的服饰之美,引得游人和村民连连称赞。
逛完古村,想要带点查济特色离开,出口处的查济青春文创店是不错的选择。查济独有的IP“画渣猫”,就站在门口迎接你。跳脱的色彩,现代的装饰,超过百种的艺术衍生品,与古村激烈碰撞,散发出另一个次元的气息。
查济的“文艺范儿”还在不断生长。正在筹拍《查男查女》的李墨言透露,这将会是一部村民和游客可以参与互动的短剧。将来,他们还想打造一间电影主题的博物馆。泾县文旅集团还计划和一些音乐节合作,把演唱会搬到古村的山水间。
在查济,不论是游人还是村民,都将会有更多更特别的体验。
蓬勃生长的“艺术新生”
村里充满了“文艺范”,村民也慢慢沾染了艺术气息,成为一个个“艺术新生”。
年过七旬的村民吴金生,是查济宝公祠的管理员。以前,大家看见他,都喜欢称呼他一声“吴师傅”,如今大家则更爱叫他“吴老师”。
原来,从10多年前开始,受进村写生的艺术家和学生影响,吴金生也开始拿起画笔学画画、学书法。
他向写生的人请教,在他们身边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他画村里的树、家门口的河、老祖宗留下的古建筑……短短几个月,就画得有模有样,创作出不少作品,甚至还因此上了央视。
吴金生索性把这些水墨画装裱好,挂在祠堂里,吸引了许多村民和游客前来观赏。
受吴金生影响,不少村民纷纷来学画。在村里,很多村民家的客厅都像展厅一样,挂满了自己的习作。
村里的文艺能人也越发活跃起来。
在村里保存最完整的祠堂——二甲祠,时常可以看到一群身着红衣的妇女手持竹棒,伴着音乐,有节奏地舞蹈。
这支跳舞的队伍就是查济莲湘志愿服务队,自2021年成立以来,她们坚持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成为古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最开始我们是向村里老人学习,熟练掌握后,我们又融合广场舞的元素对它进行了改编。”莲湘志愿服务队队长王金花说,她们的演出很受欢迎,每次都有不少游客要和她们拍照合影,问她们问题。能让游客感受到查济的文化,队员们很自豪。如今,队员已发展到70人,以村里的妇女为主。
随着表演次数的增多,她们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服务队走出了古村,先后参加了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安徽省主场活动、宣城市“宝龙杯”全民健身运动会闭幕式表演,参演了中央4台《传奇中国节·端午》节目等,展示非遗魅力。
艺术的美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查济人,点亮了生活的美:老屋的围墙上,村民挂上竹筒做成的风铃;扔在路边废弃的车轮胎,在粗麻绳的装饰下,成了舒适的椅子;临水的窗,用淘汰的瓦片做了花瓣形的装饰……
原来,诗和远方就在身边!
眼下的查济,艺术乡建的故事还在继续,人们还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不一样的精彩。(全媒体记者 张玉荣/文 叶竞文/图)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