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宣州区古泉镇桃岱崔村的一垄垄地块上,村民们来回穿梭,不时低头插苗,熟练地用小锄头挖一个小坑,将紫薯苗放入小坑中,再熟练地用泥巴把紫薯苗的根掩埋好,地头一片忙碌的种植场景。
种植完紫薯苗后,村民们又马不停蹄地给紫薯苗覆上了黑膜。现场负责人杨涛正挽着袖子蹲在田埂上做现场指导。“相较于传统的白膜,我们现在覆盖的这种黑膜既可以保湿、保肥,同时膜内隔绝了阳光的照射,还能防草。”杨涛解释道。
这块占地达120亩的紫薯种植基地,是安徽三之农绿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数字化种植基地。2022年底,该公司与桃岱崔村达成乡村振兴合作意向,通过“保底收益+利润分红”的模式,流转桃岱崔村120余亩农田进行特色农业种植。“我们一季种植紫薯,一季根据当年的市场行情选择性种植。”数字化种植基地总经理刘超介绍说,预计紫薯10月份丰收,亩产在4500-6000斤左右。
据刘超介绍,该基地五年规划面积达2000亩,其种植面积1500亩,剩余500亩用于发展休闲农业和设施农业。“希望通过一产种植、二产初加工和三产电子商务、乡村文旅三个部分来提高整体村民的收入。”刘超说,下一步,基地将不断扩大紫薯种植规模,优化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打造品牌效应,以点带面向周边发展,努力将紫薯种植产业打造成该村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值得一提的是,这片紫薯种植基地是在一片山坡上。2022年8月,桃岱崔村大力推进“坡改梯”项目,让近260亩坡地旧貌换新颜,有效增加了土地产出能力。“以前像这种坡地栽农作物,机械作业不方便,天干的时候收成也不好,实现‘坡改梯’后,栽农作物能够保水增值增收。”桃岱崔村党委书记王勇说,改造后的坡地也成功吸引了安徽三之农绿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来此发展特色农业,进一步助力了乡村振兴。
“紫薯产业的发展,不仅能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多渠道、多方式促进群众增收,还将从多方面带动古泉镇桃岱崔村的发展。”王勇感慨,一片紫薯,绿了荒地、美了乡村、富了百姓。(陈莉 全媒体记者 顾维林)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