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乡村振兴 宣城之变

来源: 中宣在线
编辑: 夏彩云
更新时间: 2022-06-30 23:12:00

开栏的话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今年“七一”前夕,宣城日报社机关党支部和市乡村振兴局机关党支部联合推出“陇上行·亲民情”党报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这是继2019-2020年报社党支部“党报扶贫”之后的又一次大型公益行动,是报社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发挥职能作用,促进党建与业务相融相促的得力之举。

  从5月开始,本报记者深入乡村一线采访,将用“蝶变”“奋斗”“示范”三个篇章,讲述脱贫村、脱贫户、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故事,宣传我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好经验、好做法。

  今天,我们推出“陇上行·亲民情”党报助力乡村振兴第一期报道,敬请关注。


  乡村振兴 宣城之变


  我市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乡村振兴领域重要论述,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衔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奋力打造乡村振兴宣城样板。2021年度,全市109个脱贫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46.9万元,较2020年增长44.7%;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13893元,较2020年增长11.9%。

  农民收入持续增收。全市大力推进“四带一自”“三有一网”“三业一岗”等帮扶模式,构建“市场主体+合作社+脱贫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脱贫户达2.8万户。全市累计安排财政扶贫专项资金超10亿元,实施扶贫项目2474个。脱贫村形成扶贫资产达5.98亿元,其中生产经营性资产2.87亿元,公益性资产3.11亿元。脱贫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不足3000元,提高至2021年的13893元,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全面提升。

  乡村面貌显著改善。全市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322处,300余所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改善,793个村全部配有卫生室和村医,农村电网供电稳定可靠,脱贫村村组道路全部实现硬化,脱贫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无一例返贫致贫。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完善,全面补齐农村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方面短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基层治理明显提升。开展“网格化”动态监测管理,建立网格20931个,配备网格员23957名。持续激发脱贫户内生动力,引导群众改变生活陋习,展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建立防范返贫快速预警机制、网格员评价激励机制、扶贫资产后续管理机制、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风险防范机制。深化改革创新,突出示范引领,全力打造23个乡村振兴先行示范片区,开展“走在前、创示范”行动,推进艺术乡村建设,加快促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形成积极助力乡村振兴的宣城实践,绘就了乡村振兴新“蓝图”。


主办:宣城日报社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08-2020 xuanww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皖网宣备070019号

皖公网安备34180002000207号

新闻热线:0563-2831037 投稿/举报邮箱:xcrb2831872@163.com 广告联系:0563-2831888 网上侵权假冒信息举报电话:0563-283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