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这段歌词节录于《雷锋日记》是雷锋从报上摘记的一首诗,由作曲家朱践耳将其谱成山歌风味的独唱曲。
作曲家朱践耳何许人也?
“他是我们宣城泾县黄田人,”泾县榔桥镇综合文化站图书管理员王黎明给我们介绍,朱践耳的祖上一直热衷公益,期望以实业兴国。
曾祖父朱宗溱在商界声名显赫,曾协助曾国藩整顿淮盐,并在黄田创办示范堂义庄,开展救济公益、发展教育事业。祖父朱鸿度曾建立继范堂义庄,继承公益事业,独资捐建了泾县考棚。父亲朱荣初曾在天津开设裕仁面粉厂,期望以实业兴国。生于这样的家族之中,朱践耳先生自幼就满怀报国之情。随着渐渐成年,朱践耳先生又从亲人、好友、同学当中接受到了进步思想的洗礼,参与革命的热情空前高涨。
1941年-1945年间,卧病在家的朱践耳在给革命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我宁愿做一只在暴风雨中死去的海燕,也不想在家中苟且偷生。
1945年,朱践耳先生奔赴苏北解放区,渴望为全国解放事业贡献力量,最终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革命舞台——先后在苏中军区前线剧团和华东军区文工团从事音乐创作。
1947年,莱芜战役后,朱践耳所谱写的歌曲《打得好》成为了解放区军民人人传唱的经典曲目。
1955年,朱践耳赴苏联留学,期间作有钢琴序曲第1号《告诉你》、第2号《流水》,钢琴独奏曲《叙事诗》和《主题与变奏曲》。第一首管弦乐作品《节日序曲》在莫斯科首演,并被前苏联国家广播电台作为永久性曲目录音收藏。
1960年,朱践耳学成归国,随后数年创作了《接过雷锋的枪》、《唱支山歌给党听》等小型声乐体裁曲谱,成为经典流传。
……
1995年朱践耳先生回故乡黄田访问,看到他的祖居“敬修堂”还保存得相当完整,激动不已。
2017年8月,朱践耳先生与世长辞,享年95岁。但是他的曲谱从战争岁月回荡至今,演奏着泾县党史上最为华美的乐章。
刷新